交換干飯:比起追求更瘦,不如擁抱不同

劃船器排名日期:2022-04-27 22:53
這本來應該是互相學習、互相理解的過程,不過,人們更如何吃飯才能瘦。
>>>

總有時刻能讓人深深體會世界的參差,比如瘦子吃不下,胖子吃不飽。

于是,一個想減肥的120斤女孩和她想增肥70斤的朋友頭子(抖音@就你吃不飽),決定交換飲食。

(70斤vs120斤,截圖自抖音)

從今年3月起,她們每日為彼此準備一日三餐,兩人都希望通過對方的飲食習慣到達90斤。經過一個多月折磨,垂涎美食的120斤已經能坦然吃草,肉包都難下咽的70斤也能一口半個雞蛋了。


瘦子飲食法:對吃沒有世俗的欲望

常言道,胖子活著是為了吃飯,而瘦子吃飯是為了活著。

這在交換干飯上全然體現。120斤會用手抓餅做小可頌,用桃子做蜜桃烏龍氣泡茶,煎帶著流心的糖醋蛋,點的外賣光看著就似乎就能聞到香味。

B站上另一位120斤(@guoguotoyou),就算封控在家,也能用僅剩的食材做一鍋饞哭評論區的咸蛋黃肉丸面。

120斤們愛吃,也會吃。和這樣的人一起吃飯,似乎也更能享受食物的美味。

(靈魂廚師120斤,截圖自B站)


而80斤的頭姐吃飯,更像是受刑。

她的視線很少停在食物上,總是淺吃一口,再望著一個方向發呆,默默咀嚼好幾十次。一邊吃,還要一邊嘆氣,似乎咀嚼和吞咽的動作消耗了太多的力氣,不時還要停下休息一會——就算她嘴里的面還沒有咬斷??吹?20斤能邊嚼邊咽,她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不少網友評論,看頭姐吃飯有抑制食欲的功效,讓人重燃減肥的希望。有人用她吃飯的畫面做手機屏保,有人總結出方法來學習——慢慢的咀嚼,時時提醒自己沒食欲,吃飯只是為了生存。

細嚼慢咽的確是可取之處,它能讓人更早感到飽腹。眾所周知,胃向大腦傳遞“吃飽”的感覺是延時的,狼吞虎咽會讓人忽視胃的感受而暴飲暴食,感到吃飽時其實早已撐了。

(學70斤女孩吃飯,截圖自小紅書)

不過,何必去反對食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干飯可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簡單樂趣。食物的確與人的心情息息相關,比如缺少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容易導致心情低落——就連不愛食物的頭姐,在好好吃飯后,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而刻意去厭惡食物,極有可能造成厭食,甚至引發抑郁癥。

酸甜苦辣咸,人類對食物的開發可謂極致,但食物不只是感官的刺激。在《美洲豹陽光下》中,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描寫了一對夫妻在探索墨西哥宗教飲食后,被刺激的美味重燃激情的故事。

無論是囫圇吞棗還是索然無味,在他,現代人已遺忘食物的調味也是一種語言,能起傳達信息的溝通作用。舌尖上的,可以是生活的煙火,可以是創造的激情,也可以是厚重的文化。

食色,性也。從任何角度來看,干飯人們都沒必要因減肥而逼迫自己放棄對食物的愛。

等等,120斤女孩們,難道真的需要減肥嗎?


健康第一:120斤減肥,可能沒必要

翻著手中的沙拉,生菜下還是生菜,愛吃如120斤也失去了食欲。破防的樣子如此熟悉,像極了手機前的你我。

減重的真諦,在于飲食攝入和行動消耗間的熱量缺口。這份寡淡的70斤食譜固然能助她瘦下來,但營養并不均衡。

實際上,英國早就有交換飲食的電視節目《Supersize Vs Superskinny》,醫生會將超重者(Supersize)與過瘦者(Superskinny)配對,讓他們嘗試兩天對方的飲食。

在面對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后,比起固守原來的觀點,他們往往都更能發現自己飲食的問題,互相變得更健康??匆姴煌?,或許才是交換飲食的意義。

(Supersize Vs Superskinny,截圖自Youtube)


過瘦者大都在100斤以下——這是醫學判定病態的體重,而超重者往往是他們的二至四倍。120斤,或許是醫生希望他們能達到的勻稱身材。

當然,拋開身高談體重并不科學。一般來說,BMI體重指數在18至24的區間,意味著此人體重正常。

據此計算,120斤身高在1.58米至1.81米間為正常;70斤身高在1.2米至1.38米為正?!?/span>這幾乎已經是兒童的體型;兩人90斤的目標,在1.37米至1.58米的人身上才正常,成年女性若是這個體重,往往在過瘦的邊緣徘徊。

而中國女性平均身高為1.58米,平均體重正是59千克,接近120斤。這足以說明,120斤是普遍的、正常的體重,并沒有焦慮的必要。

這也說明,追求過瘦是不利于健康的畸形審美,“好女不過百”,實則是馴服女性的枷鎖。

(束腰及其危害)


束腰便是這一審美的具像化。它限制行動,讓人不能自理生活,還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內出血和器官下垂,但它能讓女性腰身纖纖,盈手可握,顯示出纖瘦而有曲線的美。

這種美經久不衰。早在公元前1600歐洲就出現了皮質束腰,隨著工藝不斷精進,又迭代出多樣的材質,直到1920年后才被女性徹底廢止。然而當前中國的互聯網,還能見到穿束腰瘦腹的女性。

網絡呈現的圖景,更讓人腦中的現實變了形。看看這些象征美的詞匯——純欲、蛇系、富貴花,螞蟻腰、人魚線、直角肩......我們的審美看似更多元,但千百張面孔只給出一種訊息——要非常瘦。

都2022年了,我們總強調不做附屬的女性力量,但弱不禁風仍是流量密碼,規訓依舊存在,且被女性發自內心地接受。

(純欲風接班人易夢玲)

正常體型的減重者或許會感到不平,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悅己與否,取決于自己的感受是否被自己尊重。

如果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裝進畸形而單一的審美才感到自信快樂,那她/他的問題不在體重,而在不愛自己;如果為了減重而陷入節食-暴食-催吐-自我厭惡的循環,此時她/他便已經進入了本末倒置的謬誤中。

70斤、90斤、120斤的死板數字,正如反人性的束腰。人的快樂與健康,才應該是身材的參考。


反叛的潮流:憑什么服從畸形審美
代糖、輕食餐、輕斷食、慢碳水、欺騙餐、零卡飲料......越來越多的概念與產品進入飲食的世界。

少糖少油,吃得更健康是好事。但當食品只關于熱量,審美提醒著“你還得瘦”時,便有些過猶不及了。

此時,反叛“擺爛”的聲音也出來了。禿頭吳彥祖之前兢兢業業地拍健身視頻,但讓他火起來的還是對食物熱量的嘲諷:燒雞、炸麻花、漢堡,配料表沒說,就是零卡;蛋糕要是太甜,一定是加了赤蘚糖醇(一種零卡糖);冰淇淋熱量是負的,吃完簡直要瘦死了。

(禿頭吳彥祖的視頻,截圖自抖音)


“沒說就是零卡”,被網友爭相模仿。說來也好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居然需要一個大家都默許的借口。不過,這句廣為流傳的口號,說出了對反人性自律的疲憊。

作為社會之鏡的時尚行業,也越來越映射出多元的審美。慣于以性感物化女性的內衣品牌,接連打出大碼模特牌,比如維多利亞的秘密和CK;以水蛇身段裁剪聞名的Mugler(穆格勒),也改束腰胸衣為舒適貼合的緊身服,其2021秋冬女裝成衣秀場短片中,不同尺碼的模特以健美的身型宣稱,時尚不只屬于完美的紙片人。

(Mugler秀場視頻截圖)
反觀國內,對女性身材最苛刻的娛樂圈,新的審美風潮也漸漸出現。人們開始追憶環肥燕瘦,時隔多年后也再次出現了辣目洋子、王菊等豐滿的新面孔。她們豐滿卻不失曲線,肉感也顯得緊致,最重要的,是全然接受自己的舒適態度。
反叛的潮流,正是在反叛反人性的自律。人們感受自己,尊重自己,接受自己,回歸自己,不把自己穿進病態的束腰中,便會發現有如此多元的選擇。
此時,再被畸形審美挑剔時,120斤或許可以問一句,憑什么?我自己美著呢。
(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國家衛健委.《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本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wyl860211@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最新資訊

熱門新聞

猜你喜歡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