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危害最大,是心血管病的元兇?提醒:真正應該戒的是這4種油
“都說了別再吃豬油了,怎么就是說不聽呢?”
曹父曹母是從老一輩過來的,習慣了吃豬油,也喜歡吃豬油,可是這個堅持了幾十年的習慣卻總是引起女兒小曹的不滿。在小曹的眼里,豬油里含有飽和脂肪,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父母雖然沒有心血管疾病,但是人老了這些疾病難免會找上門,因此總是嘀咕讓父母少吃點豬油。
可盡管小曹三番四次地勸導父母,但是很明顯都沒有什么效果,這不在外求學的小曹一回家又發現廚房里多出的一小盆豬油,一氣之下就將其扔掉,和父母之間說著說著就引發了激烈的矛盾!
豬油,究竟是曹父曹母口中“營養和美味的代名詞”,還是小曹眼中的“健康殺手”呢?
讓我們用醫學知識來分析分析。
一、豬油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這還得從飽和脂肪酸說起
曾幾何時,豬油是中國家庭餐桌上的“??汀?,然而在現代人眼中,它卻變成了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歸根到底都和飽和脂肪酸有關。
60年前,美國一位醫生揭示了飽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其中表明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豬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自此豬油便被拉入了黑名單。
這么說來,吃豬油真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嗎?
誠然,豬油中含有40%左右的飽和脂肪酸,相比于其他的油類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較高,但是豬油中還含有40%-50%的不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對心血管有益。
換言之,豬油中含有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物質,也含有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物質。所以對于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可以適量地吃,但是對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便不建議吃了。
二、問題來了,豬油還能不能吃?
豬油作為老百姓做飯時的首選食用油,它存在的疾病風險也讓很多人陷入了用油恐慌,一些年輕人用實際行動拒絕豬油。然而,從醫學的角度來分析,豬油不建議禁食。
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占40%,但是不飽和脂肪酸中的多不飽和脂肪占10%、單不飽和脂肪占40-50%,這兩種脂肪酸都對人體有益,還有豬油中的多種維生素也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一旦減少豬油就會改變人體的營養攝入平衡,得不償失。所以說,在考慮飽和脂肪酸的控制時,要考慮食物種類、其能量在膳食能量總量中的比例、食用人群的特殊性等等。
因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郭啟煜主任建議,豬油既不能多吃也不能完全杜絕,可以和植物油交替食用,既能滿足營養需求也能控制豬油攝入,飲食結構中偏肉食的人建議食用不含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偏素食的人可食用豬油。本身確診心血管疾病、三高、動脈粥樣硬化等患者減少豬油,飽和脂肪比例最多不超過7%,多不飽和脂肪10%。
三、更該被封殺的是這4種油:反式脂肪
如上文所述,“脂肪家族”中飽和脂肪一向是反面教材,而不飽和脂肪則是營養和健康的代名詞,也是人體必需脂肪來源,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還有一個隱藏者比飽和脂肪酸更“壞”,是醫學界公認的有害物質,它就是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嚴格來說也是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一員,因為它主要來源于食用油(植物油)高溫加熱、不飽和脂肪酸氫化。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沒有營養上的幫助,目前醫學研究證實的反式脂肪危害有:心血管疾?。ㄈ纾汗谛牟?、血栓、動脈硬化)、肥胖、影響發育生長、老年癡呆等等。
反式脂肪主要存在于植物奶油、人造酥油、人造奶油和黃油,生活中盡量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
四、教你如何健康吃油
食用油是人們日常制作美味的關鍵配料,中國老百姓的“用油歷史”也很久了,但是健康吃油的方法卻鮮有人知,這4個技巧值得一學。
1、控制油量
凡事過猶不及,正如豬油一樣,吃得多有潛在疾病風險,吃得少營養不足也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因此食用油的用量也是一個大學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成年人每日用油攝入25-30克為佳。當然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要適當減少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攝入,選油時要慎重。
2、不同油種換著吃
生活中除了豬油外,市面上的食用油種類也非常多,每一種都有獨特的營養價值。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來看,不同食用油交替食用,可以補充多種不同的營養元素,還可以更換口味,增加更多的美味,最關鍵的是可以有效控制單一物質的攝入量,減少潛在的風險,比如豬油。
例如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中的亞油酸、大豆油中含有的α-亞麻酸、菜籽油和橄欖油中含有很高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物質都對人體的膽固醇、血脂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3、選好油
在選擇食用油時,首先要注意生產時間、生產地址、品牌和口碑,其次也要觀察成分,排除含有反式脂肪酸的產品,最后可以根據自己的病史和口味,選擇食用油成分中有害物質少,對自身有益物質多的產品。
4、儲油也要好
廚房用油要盡量避免將油靠近火源和光源,因為光照和高溫會加速食用油的氧化敗壞。在日常用油時,也要避免“回爐”,用過的油比如:加熱后未用、食用剩余等,不要二次倒入油壺。用完油后封好出口,保證密封效果。新油和老油避免混合。
對于日常食用的食物,人們總是抱有慣性思維,一旦傳統看法被打破又容易走入極端,就如豬油來說,并不是非好即壞那么簡單,關鍵還是要看人們如何食用、食用多少,因此對豬油人們也要懷著平常心,大可不必過于抵觸。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油的健康食用技巧相信會幫助人們吃好油,吃出健康效果。
最新資訊
- 平安健康,平安為福,健康為富
- 早安,讓我們騎著健康的綠碼,擁抱快樂和安康.早上好!
- 【中醫健康】脾氣平順
- 2022最新早上好表情包,健康好,精神好,心情好,享受每一天!
- 早上好,綠馬常伴健康無憂,祝福我永遠牽掛的朋友!早安
- 早上好,真誠祝福,健康平安!愿我們一路綠碼相伴!早安
- 【名作欣賞】||榕樹下的瘦女人
- 吃春筍有講究,牢記“4不吃”,好吃又健康,吃錯了難吃還受罪
- 一字肩搭配彈力褲,清涼又顯瘦
- 生了2個娃的她,照樣賺錢、健身、變美,活出了所有女人都向往的樣子
- “提肛”隨時隨地養生,別不好意思,真有效!
- 【運動】德國最美河畔是自行車騎行道路,您都去過了嗎?
- 過了50歲后,想健康長壽,記得避開5大養生誤區,否則很傷身
- 肝病也有“發物”?提醒:想要肝臟恢復健康,5種食物盡量要少碰
- 現在才知道,蠔油不能亂用,為了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了解這些!
熱門新聞
猜你喜歡
- 女性想要乳房健康,這三個行為盡量不要有,可惜還有人天天做
- 【健康】塑膠免洗餐具可耐高溫,但真的每個都安全無虞嗎?
- 4種水果,見了盡量“繞彎”走,或對健康無益,有你愛吃的嗎?
- 妊娠糖尿 病 白內障 脂肪肝 甲狀結節 婦科子宮問題 柏歲慷
- 【健康生活】養生也要睡得深,容易中斷睡眠的常見原因!
- 橫向移動,提高運動表現不可缺少的訓練
- 今春超流行的“瘦瘦褲”,穿上雙腿又直又長!藏肉、顯瘦10斤,網友直呼好穿到哭~
- 一塊腐乳相當于12克鹽?告訴你:腐乳是健康食品,還是垃圾食品
- 【健康體檢 快樂成長】——羊角鎮第一中心幼兒園常規體檢篇
- 【健康養生】龍眼桂圓,不只是好吃?養生更是一流
- 瘦嘴兒真的安全嗎
- 醫院各科室醫生的健康建議,太好了!
- 看著就想吃的家常菜,營養好吃又健康,巨開胃特解饞!
- 老戲骨許亞軍:戀上何晴氣病妻子,4婚娶小12歲嬌妻成“老婆奴”
- 無陪不缺愛,悅讀悅健康——第一醫院應急病區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
- 楊斌 28天減肥訓練營 不餓不累輕松瘦課程資源(完結)
- 中老年表情包,健康每一天,幸福到永遠!
- 心亂了,病就來了!心定了,病就走了!
- 心理健康月 | 第四屆校園朗讀者初賽
- “脾虛百病侵”,兩個穴位讓你少病一身輕!
- 用運動的方式療愈自己!
- 常年喝咖啡對健康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 春末減肥“黃金期”,常給家人喝這湯,低脂低卡,營養好喝不怕胖
- 這個視頻可以激勵我健身一年......
- 文案 | 想要減肥的可愛文案
- 春風十里 不如運動和你
- 西葫蘆炒蝦皮,抗癌防癌,一盤補鈣又減肥的下飯菜
- 圣大碩士研究生專業:兒童心理健康和早期干預
- 春天減肥季,這“國民食材”飽腹感強,好吃便宜,搭配香菇比肉香
- 身體這幾個部位越“丑”,說明你越健康!
- 最新獨家爆料:50歲許晴自曝減肥難,“餓暈”后把路邊野花看成肉夾饃,直言想吃
- 精彩分享 | 生命在于運動
- 紅豆養生美容功效多,教你各種制作方法
- 中藥怎么吃更健康
- “一胖毀所有”,奶奶教的減肥土偏方,一個月瘦了34斤,每天喝點,連便秘都好了
- keep健身運動43套會員視頻合集課程資源(完結)
- 燉肉時一定要放的一味中藥,讓肉好吃又養生
- 【傷寒論】郝萬山講稿第6~8集(太陽病)
- 人老后各種病都來了?說實話:3種營養跟得上,有助于加強體質
- 關于減肥一招有奇效——插播生活篇
- 脾胃是后天之本,調理不好,小病不斷!幾個方法養出好脾胃
- 總結:減少母豬肢蹄病的9個步驟
- 泰興市召開《全民健身條例》貫徹實施情況調研座談會
- 籃球場上留風采,運動健兒展新姿
- 95歲“銀幕李雙雙”張瑞芳養生秘訣:5大習慣,福壽雙全
- 李成楠線上健身課程資源(完結)
- 2022年中醫實踐技能《病案分析》打卡復習第1天:感冒、咳嗽
- 某男星染病了
- 三餐照吃,一天瘦一斤,懶人健康安全減肥法!
- 俗話說:脾虛則百病生,有道理嗎?健脾前,先搞清楚是哪種脾虛?
- 脾胃傷則百病生!3個習慣最傷脾胃,一個食療方幫你健脾養胃
- 經常吃蠔油健康嗎?提醒:廚房里的5類調味品,平時盡量少碰
- 脾胃不好百病繞!遵循4個飲食原則,調理才能效果好
- 劉畊宏健身必備!夏天穿這條“冰吧褲”,輕松瘦10斤,還能防曬降溫!
-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022年度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公告!
- 適合春天吃的6款食物,營養價值高,健健康康不生病
- 脾虛是百病之源?傷脾的食物,不要再貪嘴,越吃脾或會越虛
- 現在才知道,蠔油不能亂用,為了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了解這些!
- 年齡與疾病有關系嗎?腫瘤科醫生:為了健康可以多補充4種營養素
- 肝病也有“發物”?提醒:想要肝臟恢復健康,5種食物盡量要少碰
- 愛國衛生齊參與 健康生活共享有
- 過了50歲后,想健康長壽,記得避開5大養生誤區,否則很傷身
- 淚目,流浪狗麻麻骨瘦如柴,依然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孩子
- 【運動】德國最美河畔是自行車騎行道路,您都去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