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養生也要睡得深,容易中斷睡眠的常見原因!
埃頻道 Ai Channel 是埃德蒙頓一個原創頻道,將最新主流資訊帶給讀者。內容包括本地新聞丶熱話丶潮流特區丶娛樂資訊丶時裝美容丶優惠消息等等,應有盡有!每期周一, 三, 五, 在網站丶丶和Facbook同時出版。敬請!
睡眠和健康關系非常緊密,現代人受壓力、環境、生活快速的節奏等影響,時常有多夢、失眠、睡眠障礙等問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蘇圣杰副院長表示,多夢不代表不好,睡眠障礙也有原因,可多觀察并排除,日常也可以培養「儀式感」,減少失眠、睡眠中斷等問題,或是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養生也要睡得深,
「深眠」才有助修復大腦!
蘇圣杰副院長表示,睡眠一般而言會有4-6的周期循環,淺眠、深眠、作夢,每個循環約90分鐘。淺眠顧名思義是處于剛進入睡眠的狀態,進入到深度睡眠后,腦部會呈現慢波狀態,可使腦部進行修復、消除生理疲勞等。因此若遲遲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隔天也就容易顯得疲倦,日久形成慢性疲勞,漸漸影響腦部及身體健康,間接提升肥胖、代謝癥候群、三高等慢性病、罹癌、失智癥等各項疾病風險。相反的,若能每日保持充足且良好的睡眠,自然也有助健康、養生。
夢多、睡眠中斷有夠累?
醫:真正問題恐怕不在作夢。
作夢其實有助消除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作夢許多民眾會認為是睡眠不佳,但其實這是處于睡眠周期的最后狀態,也就是在深度睡眠之后,可說是更深度的睡眠,在作夢之后會再回到淺眠,再進入到下個循環。研究認為作夢這個睡眠階段與記憶、學習有關,且有助消除心理壓力。
原來是壓力荷爾蒙作祟?
不過話雖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夢多睡醒很累,蘇圣杰副院長,這恐怕是因為各種因素,使得身體在非正常時間下醒來,例如早上累積過大的壓力、或睡眠環境的壓力,使得壓力荷爾蒙受到刺激而分泌,促使身體在不對的時間醒來,真正影響睡眠的并非是夢境。
容易中斷睡眠的常見原因。
除了壓力荷爾蒙之外,其他各種生理因素也都有可能喚醒身體,包括血糖過度降低使得腦部壓力增加,以及身體靜止不動時容易出現搔癢不適的不寧腿,還有使得腦袋缺氧、身體不得不醒過來補充氧氣的睡眠呼吸中止癥,或是常被誤認有利睡眠、實則只是讓身體疲勞卻影響睡眠品質的酒精,也包括睡前滑手機使得告知腦部要睡覺的褪黑激素無法正常分泌。
簡而言之,常認為夢多很累,主要可能因壓力荷爾蒙等其他因素和夢境同時存在,但人只感受得到夢境,因此會認為是夢境害得睡眠不佳,往往讓人追求于不作夢,反而忽略了真正的問題。這些都是需排除的重要因素,且上述還只是舉例,原因非常廣泛,建議有睡眠障礙者可進行睡眠檢測,找出真正原因。
睡覺有儀式感更好睡!
醫教10招助深眠,更有助養生。
蘇圣杰副院長建議,好的睡眠也需要培養情緒和儀式感,聽起來很奇怪,但實則有必要性。睡前開始有行動上的準備,可讓腦部知道差不多該休息了,也可以減少各種影響睡眠因素更有助睡眠。
除了在睡前不要運動,同樣的道理也包括別喝酒、告訴自己別再繼續思考事情、避免滑手機等,也讓自己處于一個有助睡眠的環境,例如關燈、環境溫度適中、軟硬合適的床墊、避免周邊有過高的柜子形成壓迫感、避免鏡子疑神疑鬼或嚇到自己等。最重要的也包括不要去想「怎么辦又失眠了」、「再不睡著明天上班肯定會很累」等等的,讓心中形成壓力進而影響睡眠。
特種部隊睡眠法助入睡!
醫:放松,想像自己在度假。
另外,也可以透過「主動式放松法」減緩壓力,幫助身體更快進入睡眠,也減少壓力荷爾蒙使得身體被喚醒的機會,如「特種部隊睡眠法」。特種部隊睡眠法起源于為了讓高壓的軍人能夠快速進入睡眠,網路上也有不少分享有機會在2分鐘內進入深沉睡眠,雖然可能需要時間練習,但是個很好的放松方式。
方法很簡單,首先放松臉部,接下來由上往下的放松身體各處,將呼吸漸漸放緩,然后讓腦部漸漸放空、腦中的思緒先放在一旁、想像各種愜意的畫面、想像自己正在度假,例如正在夕陽海灘上、躺在云朵上等等,身體便會逐漸放松進入睡眠。
睡眠檢測可在家執行,
有助找出睡眠障礙原因。
若上述方法都無解,也可以尋求醫師協助,透過睡眠檢測進行檢查找出原因。而以往睡眠檢測因需要特地到醫院、睡眠中心睡一晚,陌生的環境反而可能使得壓力增加影響睡眠,新穎的居家型睡眠檢測,可提供患者約餅干大小的裝置在家睡覺,透過裝置了解患者的睡眠狀態,包括監測血糖、血壓、心率等數據,有助分析可能潛藏的問題。
來源淺眠、失眠、夢多怎么辦?醫教10招:培養儀式感助入睡!
最新資訊
- 【健康養生】轉載|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你今天做核酸檢測了嗎?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 飲食、鍛煉不能讓人長壽?!1420名百歲壽星大調查:只有一個共性,竟然是…
- “運動悅童心,快樂迎五一” ——世紀嬰幼園春季角色扮演運動會
- 五育促發展 運動強體魄——初一年級2022藝體活動周
- 青春四月 運動相伴丨“周周練”線上打卡活動邀你來挑戰(三)
- 運動神經元病是罕見病,西醫目前仍未有特效藥,但中醫《健腦止萎湯》能有效控制恢復!
- 滑翔傘上山風·運動損傷的概況
-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助力疫情防控倡議書
- 【2022夏令營] 運動·皮劃艇特訓營
- 如何選擇運動模式?如何知道什么運動適合自己?
- 標研院團支部開展“黨的青年運動史”專題學習活動
- 【疾控之聲】春天來了,青少年到戶外運動吧(之三)
- 乒乓球運動愛好者必須做預防4種常見損傷
- 抖音開啟“全民健身計劃”;視頻號規定一個賬號限綁一個店鋪...
- 健身一個星期練幾次比較好?一次訓練多久比較合適?
熱門新聞
猜你喜歡
- 今春超流行的“瘦瘦褲”,穿上雙腿又直又長!藏肉、顯瘦10斤,網友直呼好穿到哭~
- 4種水果,見了盡量“繞彎”走,或對健康無益,有你愛吃的嗎?
- 【健康體檢 快樂成長】——羊角鎮第一中心幼兒園常規體檢篇
- 女性想要乳房健康,這三個行為盡量不要有,可惜還有人天天做
- 瘦嘴兒真的安全嗎
- 豬油危害最大,是心血管病的元兇?提醒:真正應該戒的是這4種油
- 看著就想吃的家常菜,營養好吃又健康,巨開胃特解饞!
- 【健康】塑膠免洗餐具可耐高溫,但真的每個都安全無虞嗎?
- 無陪不缺愛,悅讀悅健康——第一醫院應急病區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
- 妊娠糖尿 病 白內障 脂肪肝 甲狀結節 婦科子宮問題 柏歲慷
- 中老年表情包,健康每一天,幸福到永遠!
- 橫向移動,提高運動表現不可缺少的訓練
- 心理健康月 | 第四屆校園朗讀者初賽
- 一塊腐乳相當于12克鹽?告訴你:腐乳是健康食品,還是垃圾食品
- 用運動的方式療愈自己!
- 【健康養生】龍眼桂圓,不只是好吃?養生更是一流
- 春末減肥“黃金期”,常給家人喝這湯,低脂低卡,營養好喝不怕胖
- 醫院各科室醫生的健康建議,太好了!
- 文案 | 想要減肥的可愛文案
- 老戲骨許亞軍:戀上何晴氣病妻子,4婚娶小12歲嬌妻成“老婆奴”
- 西葫蘆炒蝦皮,抗癌防癌,一盤補鈣又減肥的下飯菜
- 楊斌 28天減肥訓練營 不餓不累輕松瘦課程資源(完結)
- 春天減肥季,這“國民食材”飽腹感強,好吃便宜,搭配香菇比肉香
- 心亂了,病就來了!心定了,病就走了!
- 最新獨家爆料:50歲許晴自曝減肥難,“餓暈”后把路邊野花看成肉夾饃,直言想吃
- “脾虛百病侵”,兩個穴位讓你少病一身輕!
- 紅豆養生美容功效多,教你各種制作方法
- 常年喝咖啡對健康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 “一胖毀所有”,奶奶教的減肥土偏方,一個月瘦了34斤,每天喝點,連便秘都好了
- 這個視頻可以激勵我健身一年......
- 燉肉時一定要放的一味中藥,讓肉好吃又養生
- 春風十里 不如運動和你
- 人老后各種病都來了?說實話:3種營養跟得上,有助于加強體質
- 圣大碩士研究生專業:兒童心理健康和早期干預
- 脾胃是后天之本,調理不好,小病不斷!幾個方法養出好脾胃
- 身體這幾個部位越“丑”,說明你越健康!
- 泰興市召開《全民健身條例》貫徹實施情況調研座談會
- 精彩分享 | 生命在于運動
- 95歲“銀幕李雙雙”張瑞芳養生秘訣:5大習慣,福壽雙全
- 中藥怎么吃更健康
- 2022年中醫實踐技能《病案分析》打卡復習第1天:感冒、咳嗽
- keep健身運動43套會員視頻合集課程資源(完結)
- 三餐照吃,一天瘦一斤,懶人健康安全減肥法!
- 【傷寒論】郝萬山講稿第6~8集(太陽病)
- 脾胃傷則百病生!3個習慣最傷脾胃,一個食療方幫你健脾養胃
- 關于減肥一招有奇效——插播生活篇
- 脾胃不好百病繞!遵循4個飲食原則,調理才能效果好
- 總結:減少母豬肢蹄病的9個步驟
-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022年度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公告!
- 籃球場上留風采,運動健兒展新姿
- 脾虛是百病之源?傷脾的食物,不要再貪嘴,越吃脾或會越虛
- 李成楠線上健身課程資源(完結)
- 年齡與疾病有關系嗎?腫瘤科醫生:為了健康可以多補充4種營養素
- 某男星染病了
- 愛國衛生齊參與 健康生活共享有
- 俗話說:脾虛則百病生,有道理嗎?健脾前,先搞清楚是哪種脾虛?
- 淚目,流浪狗麻麻骨瘦如柴,依然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孩子
- 經常吃蠔油健康嗎?提醒:廚房里的5類調味品,平時盡量少碰
- 煮米飯用豆漿,更營養、更健康,吃過后都贊不絕口
- 劉畊宏健身必備!夏天穿這條“冰吧褲”,輕松瘦10斤,還能防曬降溫!
- 筆尖寒樹瘦 · 墨淡野云輕 ~畫家徐會遠山水國畫作品欣賞
- 適合春天吃的6款食物,營養價值高,健健康康不生病
- 長期喝茶的人與長期喝白開水的人,哪個更健康?聽聽醫生的回答
- 現在才知道,蠔油不能亂用,為了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了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