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睡前補腎、補氣血、提高免疫力的養生法(實用)

綜合訓練器排名日期:2022-04-25 23:54



今天教大家幾個小方法,簡單又有效,關鍵是每天都能做,而且不用花錢。


方法一、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于床上,5-10分鐘后,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松靈活。


常酗酒的人,腦門還會滲出汗珠,有的腰部會出汗。這是因為人的兩手外勞宮緊貼二腎后,雙掌的熱量直接溫煦了二腎,將腎內虛寒之氣逼出,通過運行,變成汗水排出體外。


尤其是晚上10點半至11點,是亥時尾、子時頭,此刻地氣最旺,地氣通過內勞宮吸入,穿過外勞宮直接注入二腎,伴隨二掌的熱量和五行之氣,溫煦了二腎。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方法二、若你腿腳冰涼、麻痛,可將左腿架于右腳脖子上,20分鐘后,腿腳便會變熱。

倘若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后按摩兩腿根部的“氣沖”穴。


并反復揉擦兩腳心的“涌泉”穴。

反復拍打、叩擊、推揉、按摩兩腰處的“腎俞”穴,則效果更佳。

方法三、雙手握拳,貼在身后,隨著身體的上下輕微抖動??!


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發起來。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好靜不好動,導致人體陰氣過盛,陽氣相對不足,會產生乏力、疲勞、健忘等癥狀。


用這個方法三到五分鐘,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勞動的疲勞,很適合現在從事腦力勞動的人。


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養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聯,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

方法四、太溪穴,無副作用的補腎法


專治腎臟疾病,如腎虛、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特別是對患有慢性腎病,同時表現為浮腫、腰酸腿冷、渾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為明顯。


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


對于腎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按摩雖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方法五、關元穴(丹田),“千年野山參”


位于臍下四橫指處。該穴是任脈上全身性強壯要穴。


經常用手指點壓、按摩刺激,具有培補元氣、調氣和血、益腎健腹,增強臟腑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可防治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腹痛、腹瀉、便秘、陽痿、遺尿、頭暈、失眠、痛經等癥。

方法六、關愛耳朵,保護腎臟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腎主藏精,開竅于耳,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常進行雙耳鍛煉法,可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


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二、手摩耳輪法


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病癥。


三、提拉耳尖法


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


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四、搓彈雙耳法


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


每天兩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循環,有健腎壯腰之功效。


五、雙手拉耳法


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然后右手牽拉左耳數十次。


這一鍛煉還可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雙手掩耳法


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后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曰擊“天鼓”。此刺激可活躍腎臟,有健腦、明目、強腎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雙手掃耳法


以雙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據各人所需選擇,或單項或幾項配合進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THE END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久生源


本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wyl860211@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最新資訊

熱門新聞

猜你喜歡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2019